(閱讀時間約6分20秒)
由於「情緒」常常被貼上衝動、不理性的標籤,因而許多自認為「理性」的人都想拋開情緒,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做出理性、客觀、積極正面的決策。事實則不然,情緒對自我而言,有好的情緒,也有不好的情緒,如果沒有了情緒,我們根本做不了任何決策。
「做決策要理性,不要牽扯到個人情緒,才能做出正確的好決策。」這句話有如暮鼓晨鐘般,經常在我們耳邊響起。
這句話正不正確,就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切入解讀。但我比較好奇的是,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什麼叫「正確」的決策?什麼是「好」的決策?對誰而言是正確的?對誰而言是好的?想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做決策本身最根本的基礎是什麼,也才懂得如何去因應。
當我看到身材臃腫,而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正在肆無忌憚地吃起司蛋糕時,我會講出一番大道理來,勸他要約束口慾,減輕身體的負擔。但每當辦公室裡有同事生日,助理拿一塊起司蛋糕進來辦公室給我時,我就無法約束自己去抗拒蛋糕的誘惑。我明明知道那塊蛋糕對正在減重的我即將造成的衝擊,但我還是在掙扎中把它吞到肚子裡去了。
關於吃不吃起司蛋糕這個看法,對於身材臃腫而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以及正在減重的我而言,「不吃」似乎是個理性的決定。但為何我最後的決策與行為卻是違反了「理性」?當我勸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要約束口慾,減輕身體的負擔時,我的「理性」運作良好。然而,擺在我桌上的起司蛋糕讓我的情緒起伏,讓我的「理性」運作出了問題。我貪慾的「情緒」戰勝了我的「理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做決策要理性,不要牽扯到個人情緒,才能做出正確的好決策。」這句話似乎是對的。
然而,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凡事都把情緒撇開嗎?
請問你可以對你投資的公司面臨倒閉的重大危機毫不在意嗎?
請問你會對你的小孩在學校成績吊車尾漠不關心嗎?
請問你可以對家裡的蟑螂、老鼠橫行視而不見嗎?
如果我們可以沒有情緒,我們自然會毫不在意、漠不關心,當然也會視而不見。也就是沒有情緒,我們不會去想辦法化危機為轉機、不會想辦法改善孩子的學習方法、不會想辦法讓家人活在更健康的環境中。從這個角度來看,做出正確的好決策不要牽涉情緒,這說法就有待商榷了。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情緒」。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情緒(又稱情感),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情緒常和心情、性格、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儘管一些情緒引發的行為看上去沒有經過思考,但實際上意識和思考是產生情緒重要的一環。1
事實上,對於「情緒」的定義,我個人在學術上還沒看到一個完整統合的說法,但有一個比較廣泛的共識就是情緒沒有好壞,情緒來自於環境的刺激(環境包括外在與內在)而產生一個生理反應,這個生理反應經過個人的認知給予描述而產生一種情緒的體驗2。例如,有許多人看到一條蛇,會直覺地產生往後退縮的生理反應,經過過去對的蛇的認知,而產生一種噁心、害怕的感受。
柏拉圖認為,人類有些情緒及熱情是好的,如榮譽感,它們可以觸發動機,將自我導向正途;有些情緒確是有害的,像是慾望及貪念,它們會讓人們做出不當的判斷或決策。
我們的行為反應,都牽涉到我們如何判斷與決策。我們對議題不關心,多是因為那些議題事不關己。議題需要跟我們產生聯繫,我們才會關心,也才會去做出判斷與決策,因而產生後續的行為。
那麼,什麼叫「事不關己」? 因為我們對那件事的感覺無所謂喜不喜歡、討不討厭、憤不憤怒、沮不沮喪、恐不恐懼、快不快樂、悲不悲傷,或是驚不驚訝。也就是我們對那件事沒有「情緒」。
因此,沒有情緒,凡事事不關己,我們根本做不了好的決策。
在此,我引用正向心理學的先鋒領袖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的論述來做說明:
每當人類及其他靈長類動物情緒有所反應時,人類的視覺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是大腦出現明顯活動的區域之一。……每當我們受美食、美景或魅力人士所吸引,或對死掉的動物、難聽的歌曲、相親對象感到反感時,我們的視覺額葉皮質正在強力放送,讓你產生「想要接近」或「想要跑掉」的情緒反應。
當視覺額葉皮質某些部位受到損害時,病人會喪失大部分的情緒功能。但他們分析推理及邏輯思考的能力並未受到影響,而智力測驗及社會規則與道德規範等知識的表現也很正常。這時,他們已不受情緒干擾,那麼他們是否會變得非常講求邏輯,走向完全理性之路?情況剛好相反,他們會發現自己連簡單的決定或目標都沒辦法作主,整個生活分崩離析。當他們看著外在世界,他們心想:「我現在該幹嘛?」擺在他們眼前有好幾十種選擇,但他們的內心沒有喜惡。所以每項選擇他們都必須用理性一一去分析對錯,但是因為他們內心沒有任何感覺,所以他們也找不到選擇的理由。
我們人類的理性其實非常依賴複雜的情感,因為只有在充滿情緒的大腦運作順暢時,我們的理性才得以運轉。理性與情感必須攜手合作,人才會表現出聰慧的行為,但是情緒仍負責絕大部分的工作。3
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我們人類的「理性」其實是建築在複雜的「情緒」基礎上。如果沒有情緒,任何決策和行為對我們沒有好、壞之分,我們會缺乏動機,自然什麼事也做不了。
但話說回來,一旦決策牽涉到情緒,就有喜不喜歡、討不討厭……等等的感受,也就是隱含了主觀的成分,沒有絕對的客觀可言。因此,所謂的決策正不正確、好不好,也都是主觀、因人而異的。
一位專業經理人對其薪資的滿意度,會影響他去做出要不要更積極地為公司爭取一張大訂單的決策,也會影響他要不要利用休假時間去參加客戶舉辦的公益活動來拉近客戶關係的意願。
動機的源頭,都牽涉到情緒。因此,凡是需要激勵動機的,就少不了情緒,不論是銷售、溝通、簡報、領導,其實也是一種管理情緒的藝術。
只有我們正視情緒,知道情緒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影響力,我們才懂得「情緒」才是源頭,我們才知道要去「管理」情緒,不論是自己,或是溝溝通的對方,甚至是周圍的人。能管理情緒,才是真本領,才能做出對「我們自己」而言最好的決策。
參考文獻 (Reference)
1.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85%E7%BB%AA
2. Schachter, S., & Singer, J. (1962). Cognitive,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state. Psychological review, 69(5), 379.
3. Haidt, J. (2006).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 (象與騎象人). Basic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