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他人,同理心夠嗎?

        在探討溝通技巧時,「同理心」經常被提及。但是,它真的能準確捕捉到別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或知識嗎?

        以我的一位女同學為例,她經常在同學聚會中抱怨她大姑對對她和她丈夫關係的負面影響。她說懷孕初期時,每天都覺得非常難過,婆婆做的菜常會讓她覺得噁心、想吐,她丈夫因此頻繁外出購買她渴望的食物,並承擔更多家務。然而,大姑在家人面前評論她的狀況時說:「沒那麼難過吧,我也生過小孩,我知道的呀。」暗示她裝作不舒服。但她的先生偶而也會說:「是啊,我姐姐生小孩的時候也不會這樣。」雖然沒有惡意,但她仍覺得很受傷。

        這位大姑的評論是否因為缺乏同理心?不盡然。她有過懷孕的經驗,所以她以自己的經歷來看待這件事情並不覺得不妥。這個例子揭示了一個許多人都沒注意到的問題:當我們嘗試以自己的經驗去理解他人時,可能會因為經驗的差異而產生誤解。這種基於自身經驗產生的觀點的同理心,並不足以全面理解他人。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當被要求從敘利亞難民的角度思考時,一些人願意改變對難民的看法,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1有三位心理學家透過25項實驗的研究,揭示了一個常見的認知偏誤:單純從他人角度出發(採取觀點),也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往往導致誤解。真正的理解應基於「獲取觀點」(getting perspective),透過積極收集對方的背景、情感和經驗。2

        「獲取觀點」強調的是一種更為主動且涉及外部資訊收集與觀察的過程,它要求個體去收集有關他人立場和背景的資訊,並基於這些資訊以及他人的實際經驗來理解他人。相對地,「採取觀點」(taking perspective)則是一個更為內省和想像的過程,可能不涉及對他人情境的深入瞭解,僅僅想像自己處於他人的情境中,這並不足以確保我們能準確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因為想像的情境受我們自身知識、經驗和假設的影響太深,很可能與真實情況不符。研究強調,缺乏對對方實際情境的了解會導致「觀點錯誤」。

        為了深層次理解他人,我們需要聽取他們的聲音,觀察行為,從他們的真實經歷出發。這要求我們從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轉變為更開放、包容的態度。這種深度的溝通對提升人際關係至關重要。

        因此,在互動和理解他人心智的過程中,不應只依靠自身的經驗和觀點,而應積極尋求真正了解對方的機會。這包括直接與對方溝通,提問和收集具體信息,這是建立真正理解的基礎。

        總之,要真正理解他人,我們需要超越自身的視角和經驗,通過直接溝通和深入了解來建立對他人的深層次理解。這不僅能減少誤解和衝突,還能提升人際溝通的質量,對於強化個人關係、工作場所的合作以及更廣泛的社會交往都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Reference)

  1. Adida, C. L., Lo, A., & Platas, M. R. (2018). Perspective taking can promote short-term inclusionary behavior toward Syrian refuge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5(38), 9521-9526.
  2. Eyal, T., Steffel, M., & Epley, N. (2018). Perspective mistaking: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mind of another requires getting perspective, not taking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14(4), 547.

要理解他人,同理心夠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