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溝通本質,就看懂朝野沒有共識的對話

(閱讀時間約6分鐘)

    公投結束後,執政黨立刻啟動「竹竹合併升格」的相關修法;接著,將攸關兩兆多的「年度總預算」與「地制法」修法逕付二讀。這些行徑,立刻引來在野黨的痛批,譏諷執政黨吃相難看,只想著選舉,想挾著公投全贏的氣勢,乘勝追擊。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illustrations/exchange-of-ideas-debate-discussion-222786/

        對於這些爭議的行為,執政黨與在野黨雙方都召集記者來說明他們各自的理由,結果是雙方各說各話,訴求完全沒有交集。我們仔細聽聽雙方的說法,所有的理由沒有一句不是冠冕堂皇、正義凜然,乍聽之下,言之成理的。像是蘇貞昌院長對於總預算逕付二讀的說法,是因為明年1月1日就要為全國的軍公教加薪,還要提升育兒津貼,以及為勞工增加新台幣80億元的勞保基金,這些資金都要預算通過才能執行,否則沒辦法加薪、提高育兒津貼。而在野黨則說,執政黨此舉,已創下國會史惡例,剝奪立法委員審查預算的權利;並指出,預算審議超過時程而加開臨時會,以及預算雖未過但先執行的狀況,也已經是一種常態,根本影響不了為軍公教加薪這些事。雙方各執一詞,內容完全沒有交集。

        然而,民眾都想問,雙方這樣罵來罵去,怎麼有可能說服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想法?這種溝通方式,雙方要如何達成共識呢?

        其實,執政黨與在野黨根本沒打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可能很多民眾會覺得很奇怪,在國會殿堂上,不就是朝野雙方都應該用他們的論點去說服對方,讓真理越辯越明才對嗎?而不是吵來吵去,最後只能用表決來定輸贏。

        如果我們從溝通的本質來分析,就不難理解為何朝野雙方根本沒想要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朝野雙方的溝通是「辯論」而不是「說服」;其次,雙方所「認同的道理」,以及他們希望引導民眾去「認同的道理」,根本不一樣。

辯論與說服

        我們先來說說「辯論」與「說服」有什麼差別。

        從權力的結構上來看,溝通基本上可以分為「說服」、「辯論」,以及「談判」三種。

        「說服」是在一方握有決定權,而另外一方沒有決定權的狀況下,沒有決定權的一方只能施加影響,透過論證,讓有決定權的一方接受他們的看法。像是最簡單的銷售過程,決定權在客戶,而銷售人員透過產品的說明,讓客戶了解產品對他們的意義,來影響客戶購買產品的意願。

        「辯論」的決定權不在辯論的雙方,而是在雙方之外有決定權的第三方。因此,辯論的雙方真正的目的,並不是想說服對方,而是想說服有決定權的第三方。這時,雙方只在乎自己的立場,並不關心真相。「接納」、「妥協」與「理解」的思維,完全不在雙方的靈魂裡。就像選舉時,候選人之間唇槍舌劍的辯論,信口開河、天花亂墜,一點都沒有心虛的自省。他們真正想影響的是有投票權的選民,至於能否說服辯論的對方,從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事,因為雙方都明白,雙方對認知的分歧是無解的。如果你看過選舉辯論後,有一方向另一方說:「你說得很有道理」,那才奇怪呢。因此,我們看朝野雙方各說各話、沒有交集,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們是在「辯論」,他們都只會說出他們想影響民眾的道理。

        至於民眾接不接受雙方的道理,以及雙方為什麼要那樣說,就是接下來要探討的,什麼是「認知的道理」。

認知的道理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道理就是道理,道理是普世的觀點,為什麼還需要在道理前面加上「認知的」?難道道理還會轉彎不成?

        沒錯,道理是會隨著人的「心態」而改變對道理的認知。

        有一次我在咖啡廳裡聽到鄰桌兩個人的對話。

        甲:「這件事你千萬不要告訴老闆喔。」

        乙:「怎麼可以,對老闆隱瞞是不對的。」

        甲:「如果你告訴老闆了,老闆會不會追究下來?當然會,那不就暴露出你我監督不周的問題嗎?你還要不要這份工作啊?」

        乙:「嗯,有道理。那我們該怎麼說?」

        你看,道理是不是轉彎了。乙剛開始認同的道理是「對老闆隱瞞是不對的」,之後在自身利益考量下,乙的心態改變了,他認同的道理就變成了贊成甲的說法:「這件事不要告訴老闆」。事實上,人們對於道理的認知是來自於心態。而心態,常常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

        將竹竹合併升格相關的「地制法」以及「年度總預算」逕付二讀,對執政黨是有利的,這是執政黨的心態,因此,支持將「地制法」以及「年度總預算」逕付二讀是他們認知的道理;相反地,上述兩件事對在野黨是不利的,這是在野黨的心態,因此,反對上述兩件事是在野黨認知的道理。

        然而,雙方辯論時對外宣稱的道理都不會顯露出各自的利益,因為第三方「認知的道理」也跟他們雙方不一樣。如果執政黨說:「竹竹合併升格對我們贏得市長選舉有利。」而在野黨說:「竹竹合併升格對我們贏得市長選舉不利。」這些說法都只是說出雙方的利益,是不會感動有決定權的第三方。因此他們需要將他們的利益包裝成讓第三方可以認知的道理,才能影響第三方。

        例如,蘇貞昌院長說,如果總預算不通過,那麼明年1月1號就沒有辦法為軍公教人員加薪。他想影響的,不是在野黨,而是有投票權的軍公教人員。在目前什麼都漲的情況下,給軍公教人員4%的加薪雖遠不如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衝擊,但對其家庭收支絕對有幫助。因此,能否如預期地加薪對軍公教人員而言,是切身的問題。蘇院長的說法,就是將其政黨利益包裝成讓軍公教人員能認知的道理。

        另一方面,在野黨說,執政黨將歲出2.2兆的總預算逕付二讀,是創下惡例,剝奪立法委員的預算審查權,讓立委無法為民眾看守荷包,這種行徑充分顯示出執政黨的傲慢。在野黨想影響的,也不是執政黨,而是握有選票的民眾。2.2兆的總預算都是人民的納稅錢,如果政府浮濫編制的預算因不受國會監督而全數通過,這關乎民膏民脂,執政黨怎麼可以如此輕率為之。因此,反對總預算逕付二讀是替民眾看緊荷包,也是在野黨的職責。在野黨的說法,也是想影響民眾對其道理的「認知」。

民眾的意志才是關鍵

        在輿論的一片撻伐下,最後總預算審查爭議終於進行朝野協商,在雙方各退一步後,由執政黨的立法院黨團提出覆議的情況下,總預算送回各委員會進行審查,一切回歸正軌。我們雖樂見這項爭議最後有了解決方案而落幕,但我們更要明白,這樣的改變,絕對不是執政黨查納雅言,認同在野黨的說法;也不是因為執政黨對在野黨曉以大義後,在野黨對於之前罷審預算行為的幡然悔悟。而是雙方在觀察輿論的風向之後,評估握有選票的民眾意向而做的「道理」修正。

        因此,理解了溝通的本質,我們就看得懂所謂朝野的對立與妥協,基本上都不是他們雙方之間溝通品質如何的問題,他們不是在「說服」對方,而是在「辯論」。他們只是在向選民訴求,試圖引導握有決定權的選民如何「認知」道理。由此可知,只有選民展現出來的意向,才會左右朝野雙方溝通的方向。同時,我們這群選民也必須睜大眼睛,了解政客為了讓我們「認知」他們想要我們認知的道理的操作手法,就會知道他們從我們身邊找到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本文於2021年12月28日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 網頁連結:https://view.ctee.com.tw/social/34730.html )

看懂溝通本質,就看懂朝野沒有共識的對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