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故事

我們經常聽到演講或簡報專家要我們學會說「故事」,那麼到底什麼事故事?故事(story)跟敘事(narration)之間有什麼區別?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S. Bruner)的說法,故事是一系列事件或情節的線性敘述,通常在時間上連續發生,具有明確的起點、中段和結尾,並且通常以有意識的人或其他生物為主角。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角色如何面對和解決困難或挑戰。相比之下,敘事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括口述、書面、視覺、音頻等多種形式和媒介,它不僅涵蓋故事,還包括對現實世界的解釋、對過去事件的描述、對個人經驗的分享等。因此,敘事比故事更加抽象和多樣化。1

美國心理學家羅賓·菲武什(Robyn Fivush)指出,通常情況下,故事可以視為敘事的其中一個子集,是敘事呈現的一種特定形式。總而言之,故事與敘事是密切相關的。故事是一個特定的事件或情節,而敘事則可以看做是將故事以某種形式呈現出來的過程。2

故事或是敘事最重要的特徵是它對於生活經驗或事件以具有清楚開頭、中段、結尾的序列次序來安排陳述,而使這些生活經驗或事件具有情節。而情節化(亦即情節賦予)是使生活經驗或事件的陳述具有故事性的最重要關鍵。

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薩默斯(Margaret R. Somers)及其同事的研究指出,情節賦予了經驗或事件以一幕(episode)又一幕的連續鋪陳,使得原本獨立的事件具有意義,並且將故事的各部分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有內在意義的整體。故事的概念不把經驗或事件當作單一的孤立現象來理解,而是將事件放在時間與空間的關係中,才能找到它們的意義。故事強調了將事件置於與其它事件的關係中來探索其意義的重要性,3換言之,故事是一系列有因果關係的情節,且深植於時間和空間之中。

例如,在今天的早會上經理臉色沈重,這個狀態的描述具有什麼意義嗎?他能預測經理接下來會有什麼行為產生嗎?如果我們沒有將這個現象與其它時空上的事件連結,便很難建構出這個現象的意義。有可能今天早上太太跟他吵了一架而離家出走;也有可能現在會議上的議題讓他很不自在;也有可能下午與總經理的會議讓他憂心忡忡。知道了這個現象與其它事件的關聯,就能理解個別事件的意義。

事件意義取決於它的時間位置

人們生活在時間的流逝中,時刻以時間來體驗和詮釋自己的生命。美國社會學家勞雷爾·理查德森(Laurel Richardson)對此有相當精闢的見解。她指出,雖然在現代社會中,鐘錶和日曆等準確的時間工具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實際上,人們對時間的體驗並不僅限於秒、分、小時、日、月、年等精確的時間單位,故事是呈現人類處於「現在」,同時感受到「過去」和「未來」這種對時間的獨特體驗方式。4

法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oeur)指出,在故事的構成要素中,「情節」是與敘事性的時間意涵最相關的。故事與時間是不可分割且彼此相依的。人類的時間特性只有透過敘事的方式(故事性),才能完全展現出來。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人們進行的是心靈領域中的反思和意識活動,這種活動影響了我們對客觀現實的感受方式。在這樣的經驗中,主觀感受和客觀存在的界線變得模糊甚至消失,也就是說,一個人說故事想表達的,既是外在的故事,也是內在的改變。5

利科將「情節」定義為任何故事中支配一系列的事件而可以讓人理解的整體。故事創造意義的方式在於將不同的經驗和事件組織成特定的情節,使其成為其它經驗或事件的原因或結果,進而融入更廣大的關係整體之中。這意味著故事中事件的意義取決於它在整體中的時間位置與作用;以故事的方式回答:「某件事情的意義為何?」就在於顯示這件事將如何貢獻故事最終的走向。

人們無可避免地活在時間的不斷推移中,而以一種處於現在、意識到過去與未來的方式體驗時間的前進。將所有看起來不相關的往事都串在一起,正代表新的自我故事情節的形成;對這些事物的關係產生新的整體理解;因為這些經歷的經驗或事件產生新的意義,才能夠看到新的視野,對人生因此有了不同的觀點與態度。

英國文學理論家馬丁·麥奎蘭(Martin McQuillan)更斷言,如果人們仍然通過回憶過去、體驗現在和期待未來的方式來感知時間,那麼故事將會一直存在。6

用別人的故事建構自己的故事

瑞典政治學家艾瑞克·林馬(Erik Ringmar)認為,情節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故事提供方向性,使各個部分緊密結合,讓敘述和聆聽故事的人感受到某種完整性和一致性。情節之所以能使故事不失目標和重點,是因為情節內含問題意識、緊張和衝突。這種緊張和衝突需要得到解決,因此需要故事中的角色採取行動。而聽故事的人會自我認知,了解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可能成為的人;他們也會了解自己將來會處在哪些情境中;同時,他們也能想像像他們這樣的人在這些特殊情況下可能會採取什麼行動。7

透過故事,人們可以重新思考過去、重新構建關於自己的故事,並對人生有新的觀點。同時,他們也可能在探索自我存在和實現的問題中獲得新的答案,進而建立新的認同、對自身利益有新的認識,並制定新的行動計劃。一個人的社會身份通常不會直接引導人們認知相關利益或直接激發行動;相反地,人們通常需要將自己的社會身份置於一個故事脈絡中,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這一身份所牽涉的利益,並激發出內在的關注以推動相應行動。8

加拿大社會學家路易斯.辛克曼(Lewis Hinchman)說,故事不僅僅是現實的反映,還涉及到對現實的選擇、重組和簡化等過程,以建構整體的意義與認同。9這就是思考框架(詳閱第三章)對聽眾建構意義的過程。我們選擇聽眾固有的心智模型,並透過心理環境的設計為聽眾重組一個思考框架,讓聽眾只從一個特殊視角來看簡報論述,簡化聽眾思考的複雜性。為聽眾建立思考框架就是讓簡報具有故事情節的重要過程。

參考文獻 (Reference)

  1. Bruner, J. S. (2009).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Fivush, R., & Haden, C. A. (Eds.). (2003).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rrative self: Development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Psychology Press.
  3. Somers, M. R., & Gibson, G. D. (1993). Reclaiming the epistemological other: narrative and the social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
  4. Richardson, L. (1990). Narrative and sociolog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19(1), 116-135.
  5. Ricoeur, P. (2014). Time and narrative, Volume 3(Vol. 3).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McQuillan, M. (2000). Introduction: Aporias of writing: Narrative and subjectivity. The narrative reader, 1-34.
  7. Ringmar, E. (2007). Identity, interest and action: a cultural explanation of Sweden’s intervention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東華書局。
  9. Hinchman, L., & Hinchman, S. K. (2011). Memory, identity, community: The idea of narrative in the human scienc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什麼是故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