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決策要理性、不要有情緒!」對嗎?

(閱讀時間約7分鐘)

      當人們在與他人溝通時,如果雙方看法不同而產生爭執的情況下,我們常會聽到某方會丟出來一句話:「理性一點,不要有情緒!」講這句話的人儼然自己是個理性、客觀、講道理的人。其實,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是半斤八兩的問題。如果我們稍微清楚「理性」、「客觀」、「情緒」是什麼,那麼,說出「理性一點,不要有情緒!」這句話,將是件難為情的事了。

        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做決策要理性、客觀,不要介入個人的情緒。」如果這說法成立的話,我就是個很差勁的決策者了,因為我是個有情緒的溝通者。但話又說回來,決策本身無法判斷好壞,某個決策看起來是好的,但換個情境,卻變成了壞的決策了,好與壞之間,關乎心態,多是情緒。因此,我個人認為「要理性、客觀,不要有情緒」這句話是個極大的迷思

        常常有人會問:「你是個偏向理性,還是感性的人?」可能很多人會很冷靜且優雅地回答:「我大部分的時間是理性的,但偶而也會有感性的一面。」

        好吧,我們來測試一下,你面對這個世界到底有多理性。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曾經「自以為是理性」的講過類似下列的評論:

        「這輛車賣得太貴了。」
        「那個人看起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
        「那家湖南餐館的菜很辣。」

        同樣圍繞在你生活中類似的評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像是「他的手藝很差耶」、「這裡燈光太暗了」、「這電影的情節太煽情了」、「這空調太冷了」、「那段路好遠喔」、「他這個人太自戀了」、「時間過得真快」、「這包包蠻好看的」、「蘋果電腦比較好用」、「他正處於叛逆期」、「你們這些草莓族」、「他很自以為是」‧‧‧‧‧‧等等。

        如果類似的評論你也琅琅上口,那麼你也中獎了,你似乎也不太理性,你也犯了直覺上的迷思。或許你會反駁說,你怎麼知道我講那些話的時候不是基於理性的判斷呢?

        好,那麼請你仔細回想一下,當你說那輛車太貴了,你是從它的材料成本、設計工藝、裝配技術等等各方面計算出來的實際價值所做的評價,還是僅僅在反應你自己的經濟能力?

        當你說那個人不是什麼好東西時,你是依據他的成長背景資料,以及他生活上的一言一行記錄所做的評價,還是僅僅在反應你自己對人好惡的價值觀?當你說那家湖南菜好辣,你是依據湖南菜的食材,調味料的配比,從實驗室裡化驗出來的辛辣指數所做的評價,還是僅僅在解讀自己的味蕾感覺?

        發現了嗎,你的評價是不是大多來自於後者那條捷徑。常常以自己當時的立場、處境,比如你的經濟條件,或是個人主觀的解讀,比如你的好惡價值觀、味蕾對辛辣的承受度,也就是個人的「心態」為中心,來解讀周遭的事物,然後快速、直覺地做出判斷或決策,而非根據客觀存在的「所有」事實做出來的理性分析,但你卻以為是。

        這又是「直覺先行,理性後到」的一個證據,這讓你無法與別人就事論事,一旦別人跟你的看法不同,你通常是不是覺得對方很奇怪,有沒有搞錯。但在這同時,別人也會覺得你很奇怪,有沒有搞錯。但問題是「很奇怪,有沒有搞錯」的是哪一方呢? 就像美國喜劇泰斗兼知名作家喬治‧卡林對著他的觀眾說:「你們有沒有發現,每個開車比你慢的都是白痴,比你快的都是瘋子。」

        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人們另外一個心智運作機制的偏誤──以自我為中心的直覺思維模式。人們多用自己的背景、經驗或立場在無意識中形成的主觀觀點為標準,然後迅速、毫不思索地去評價這個世界。

        當人們以自我為中心講出那些評論的時候,多半還是自認為自己所說的,是理性地描繪出事物真正的樣貌,自認是客觀而非主觀的。這又是一個常讓人們出錯的心智運作機制,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羅斯把這種人類自認客觀而非主觀的強烈傾向稱為「天真實在論」。

        在生活中,我們如果想要把所有的判斷或決策都做到最客觀、理性,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對每一個判斷或決策都收集到足夠的資訊,然後對這些資訊做綜合的分析,評估各種選擇後,才有可能做得到。然而,代價卻是要耗費掉大腦大量的認知資源與時間,這在許多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騎象人不會幹這種事,因為他很懶惰。

        就像我們要花五塊錢去買一支筆,我們自然不會去收集所有商店賣這同一支筆的價格,然後再做決定,我們只會用腦海中對這樣一支筆的售價的直覺印象,就做出買或不買的決定。這會讓我們做起事來更有效率。這就是我們大腦運作的自動化歷程,它是一種一般化傾向的心理捷徑,我們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用心理捷徑來做判斷或決策,心理學家將它稱為「捷思法」。

        當我們對於某一個事件擁有大量經驗跟知識的時候,我們便可以不需要特別的思考就可以反射性地做出相應的判斷、決策或行為,也就是大象做的事。捷思法雖然會讓我們快速、有效率的做出判斷、決策或行為,然而,它卻無法保證正確性,甚至經常帶來錯誤。

        所以,我們不要太有自信地說:「我是個理性的人。」因為,對自己非理性行為的認知,才是一種智慧,也是優秀溝通者的基本認知。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辭學中特別強調,要成功說服別人,就必須兼具三個訴求:理性、情感,與人格的訴求。

        理性就是我們一般人認知的數據或事實這種支持證據,然而,我們前面也討論過了,數據或事實單獨存在不會有意義的,他必須被放在一種情境的背景下才會有意義。這就是「直覺先行,理性後到」的心智運作機制,理性的訴求是需要透過情感與人格這兩個訴求的關聯來詮釋的。而情感與人格都牽涉到「情緒」的部分,你會因為喜不喜歡這個人,或是事物對你重不重要,而對數據或事實做出不同程度的解讀。人格表現在溝通者身上,情感則是理性的數據或事實與聽眾情緒的關聯度。

        就像你請一位交情普通的朋友吃飯跟請你正在追求的女孩子吃飯,同樣花了2000元,但花了這2000元在你心中感受到的價值就是不一樣。

        這個觀點就充分說明了一次成功的溝通對話,事實上,不是靠所謂的溝通技巧,而是在展現溝通者如何管理自己與溝通對方情緒的過程的思維能力。溝通者都必須牢牢記住一句話:直覺先行,理性後到。不要想直接用你的理性論述去影響人,先跟溝通對方直覺的大象聊聊,先啟動情緒,這才符合人性。

        更簡單地說,希望溝通的對方「要客觀,不要有情緒!」,這句話乍聽之下非常的理性,因為情緒常常被貼上不理性、不客觀的標籤。但問題是,如果沒有情緒,也就是沒有了喜、怒、哀、樂、愛、恨、驚、恐,那麼每一個選擇對我們都沒有感覺了,也就是選擇什麼都一樣,無所謂喜不喜歡、討不討厭、害不害怕,因此,如果少了這些情緒,我們將會無從選擇,也就等於是沒有決策了。所以,決策這件事必須是有情緒介入的,而情緒是不客觀的,所以,決策這件事,隱含了主觀的意義,而主觀,就會讓一般人視為偏離了理性。這意味著,決策這件事,從來就不是純粹理性的。

        想想你人生中的幾個重大決策,比如結婚,請問你選擇跟某人結婚是基於理性,還是基於感情?

        抽煙的人都知道抽煙對肺功能不好,如果從世俗的理性角度來看,他們應該會立刻戒煙,甚至一開始就不會去抽煙。但大多數抽煙的人還是會選擇非理性的行為,也就是繼續抽煙。更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的抽煙者都表示他們也很想戒煙,這時,理性又出現了,但似乎很少被當一回事。因為大象很大、很任性,騎象人很小,所以經常拉不住大象。

        所以,想想你的大象,你就不會再自戀的認為自己很理性,認為自己做決策時是可以沒有情緒的。

「做決策要理性、不要有情緒!」對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