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案進入倒數計時。正、反陣營涇渭分明,擁護各自的價值觀,各自認為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然而,公投之後,無論誰贏誰輸,我們要問的是,台灣就真的有力、又美麗了嗎?對於重大、複雜、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國家政策,真的適合用公投來決定嗎?
如果你溝通的對方是一位具有專業背景,像財務或是技術研發人員,你一定有一種感受,就是在溝通時比較不容易聽懂他在講什麼。其實他真的不是故意的,他也冤,因為他掉入了一個陷阱而不自知,這個陷阱叫做知識的詛咒。
為何他聽不懂我的話?
當人們在與他人溝通時,如果雙方看法不同而產生爭執的情況下,我們常會聽到某方會丟出來一句話:「理性一點,不要有情緒!」講這句話的人儼然自己是個理性、客觀、講道理的人。其實,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是半斤八兩的問題。如果我們稍微清楚「理性」、「客觀」、「情緒」是什麼,那麼,說出「理性一點,不要有情緒!」這句話,將是件難為情的事了。
「做決策要理性、不要有情緒!」對嗎?
人們都是用心態來詮釋事物。然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問題,其實常常是「情境」的問題。因此,在與他人溝通時,如果我們不先用「情境」去處理溝通對方的「心態」問題,那麼溝通對方就會用他自己直覺想像的情境來聯想、詮釋他面對的事物。所以,想改變溝通對方的「心態」,就要懂得幫對方換一個「情境」,才有機會達成溝通的目的。
要改變對方的心意,要先改變對方的心理狀態
我們都以為我們活在一個有邏輯、理性的社會,因此,有句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但是,歷史上血跡斑斑的故事也不斷地提醒我們,這句話在人性的思維邏輯中,真的經得起考驗嗎?如果岳飛懂得宋高宗是怎麼想的,或許故事的結局會是圓滿的。藉由了解人類心智運作機制,我們對歷史所謂的忠奸,或許會有另一種有別於教科書的評價。
人們是怎麼想的?
我們常常聽到「對事不對人」這句話,而「對人不對事」的場景,在我們討論事情的時候,也完全不陌生。到底在談論一件事,或對一個人的觀點應該採取「對事不對人」或是「對人不對事」才對呢?如果我們對人的「思考邏輯」層次有適當的認知,我們就能依當時的情境,練習採用最適當的「思考邏輯」層次來解讀事物,因而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對事不對人,做得到嗎?
我們在溝通上的一個毛病,就是急著想跟對方講道理。但在講道理之前,我們其實應該先對「什麼是道理」有適當的認知。當溝通雙方對「道理」的認知不一樣時,共識是無法達成的。照這麼說來,難道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存在嗎?不好意思,在牽涉到人性的溝通世界裡,這就是你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溝通,別急著想講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接觸外在環境的刺激,但不是所有刺激都會順利地進入我們的知覺系統進行組織,這是因為我們人類感知的過程(Perceptual Process,或稱為知覺歷程)像一個自動過濾器,它只讓特定的信息進入,因而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而我們如何認知周圍的人、事、物會影響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與人溝通。因此,溝通的雙方若能理解人類感知的過程,將有助於溝通的順利進行。然而,這卻是個理想,並非每個溝通的人都有受過這樣的訓練。不過,若有溝通的一方能理解這個過程而加以引導,也能提升溝通的品質。你,願意成為理解的這一方嗎?
我們如何感知,影響我們如何溝通──人類的感知過程
由於「情緒」常常被貼上衝動、不理性的標籤,因而許多自認為「理性」的人都想拋開情緒,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做出理性、客觀、積極正面的決策。事實則不然,情緒對自我而言,有好的情緒,也有不好的情緒,如果沒有了情緒,我們根本做不了任何決策。
不要再錯怪情緒了──正視情緒,你才能做出好的決策
不是什麼問題都需要溝通。問題有兩種類型,一種叫結構化問題,另一種叫非結構化問題。結構化問題不需要溝通,有足夠的聰明或技巧就能解決;非結構化問題不是聰明或技巧能解決的,它需要溝通,只有運用智慧才能應對。因此,溝通,你不需要很聰明,但你需要智慧。